(遲來的,因為未組織好)
從梅窩居民到警察遊行,都體現了公關技巧的重要。能掌握第四和第五權,就是「王道」。
正生風波雖未了結,但正生書院早已在輿論戰中跑贏「成條街」。梅窩人失利原因不單是在於欠缺一個有力的理由,更重要的原因其實是他們在形象上表現得太激進、橫蠻,甚至可能還有一種「未開化」的感覺。經傳媒渲染之下自然令公眾先入為主地將梅窩人「蠻化」。然而,這些都不過是「形象」上的表現問題,或說其實梅窩人真正的態度並未有完全展現於公眾之前,傳媒、評論員、以至網民,為了盡快將事件「定性(形)」,就唯有用上最方便引起輿論的路徑去報導事件,也即是把某一方打成「壞人」、「野蠻人」,意圖去將事件「簡化」地去報導。結果,戰事伊始,「野蠻人」出師早已無名。
落敗,原因不只在於負方,勝方的表現的確令人眼前一亮。正生書院本身所擁有的先天條件,包括有迷途知返、楚楚可憐的學生,危在旦夕的校舍,崇高的辦學理念,還有英明的校長......。一切一切令正生先在形象上漂亮地勝出。良好的形象,滄桑的背景,加上可憐的學生,自然馬上成為傳媒寵兒。這段「戰爭」的時間裡,我們經常看見正生書院的學生、校長頻頻見報上電視電台,介紹正生書院的歷史、現況、辦學理念云云,再請幾個學生說說故事,探訪一下校舍,再看看成功戒毒更生例子,能不感動大眾嗎?
敵人強,自己也要爭氣。當整個局面就是跟著正生走,梅窩人有沒有想過改變戰略呢?答案是有的。不過如果當初是由傳媒先去採訪誇區上學的學生及家長,談談有什麼辛苦、不便、甚至意外之類,即使形象上仍落後於正生,也不至於今日的局面。好了,現在那一張local牌(local school for local people)打不響的時候,就要打第二張!再轉移視線也無不可!現在梅窩人所針對的是政府沒有諮詢,沒有做好程序。這張牌如果能更早打出就好了,總比起一開始那些「野蠻人」的理由好多了。如此一來,重責就落於民望低下的特區政府身上,使整件事變得合理化。可惜,早早於輿論戰中所被冠以的「野蠻人」稱號,沒有可能消失,而此招亦不能拖太久。以形象換來的時間,大慨正在用於幫正生找個更好的地方,再塑造正生沒有做好找地方以及諮詢的工作,挽回一點點面子吧。
(未完,待續)